McK & Note

聽/Alexandre Desplat - The Danish Girl

(無劇透,但包括配樂討論)
 
這週跟女朋友去看《丹麥女孩》,看到一半突然感覺這應該是 Alexandre Desplat 的配樂。他的作品用料極好,氣勢恢弘,卻又不失細節,總給人無微不至的感覺,這或許是拜他在巴黎音樂學院的學習所賜。他的老師 Iannis Xenakis 雖受現代理念影響,被視為影響戰後現代音樂的重要推手,但他大部分的作品仍使用傳統樂器,並強調與希臘文化的連結。這些特徵在 Alexandre 的作品中很明顯:很少人工音效,豐富的樂器組合,和婉轉細膩的敘事節奏。雖然我沒辦法詳細說明他用了哪些樂器、作曲有什麼風格等等,但那種感覺很強烈,我看《模仿遊戲》時也有相同想法,大概跟吉卜力迷也能分出久石讓作品是一樣道理。
 
而且《丹麥女孩》的確也像他會負責配樂的作品,這讓我想到《布達佩斯大飯店》的台詞:

當你跟別人說你的職業是作家,他們會認為你鐵定文思泉湧、憑空就能用想像力寫出劇情精彩豐富的故事。事實上,這是錯誤的認知。當別人知道你是作家,故事會來找你。他們會告訴你他們的故事,而此時你需要做的只是細心觀察和傾聽。有時候,這故事會跟著你一輩子。

Alexandre 至今已經為超過五十部電影配樂,包括《色戒》、《王者之聲》、《布達佩斯大飯店》等等,有時我很難想清楚是這些電影的風格很相似,才都由 Alexandre 負責配樂,還是 Alexandre 的配樂就是這幾部電影最大的共同之處。
 
至少我很慶幸現在能聽到他的作品。最初我是從《色戒》認識他,那時我還沒辦法看電影,只好聽聽配樂,整張專輯聽了十幾遍,感覺作品好,選曲也好。一直到多年以後,我才有機會看電影,卻早把 Alexandre Desplat 這個名字記在心裡。雖然他的作品一直與奧斯卡最佳原創音樂獎失之交臂,直到《布達佩斯大飯店》才獲獎,輸給《社群網戰》那年還引發了「配樂究竟該自成一格還是配合情節」的討論,但我還是一直收集他的作品。不得不說,他的配樂最大的優點與缺點就是自成一格,很有個人色彩,適合單獨欣賞,卻也可能不夠服貼電影。不過如前所述,這是他的方法與堅持,撇開得獎與否,倒也沒什麼不好的,所以我很慶幸能跟他活在同個時代。配樂界談到此一風格,大概也無人能出其右。
 
他的作品風格,並非單純的古典、沈穩。恢弘與細節間,聽得出他對情感的掌握,有時伴隨著巧思與幽默感,不過後者在《布達佩斯大飯店》比較常見,在《丹麥女孩》中很難察覺,畢竟這是一個沈重的故事,更多的是情感的鋪陳與宣洩,如 Lili’s Dream 所包含的敏感、脆弱、孤獨、不安、救贖、希望,悠悠道出二十世紀初 Lili Elbe 的特質、夢想和抉擇。曲子的基調是陰沈的,但在規矩的背景中,有些音符、旋律和層次輕柔游移,Lili 的奇想和個性融為一體,互為因果。相較之下,Gerda In The Rain 專注於象徵孤獨與悲傷的主旋律,背景只是烘托,直到最後才交織成大義。
 
我一直覺得片名與男女主角之間的關係很耐人尋味。考慮到題材如此特殊,一般人很容易把男主角直接當成《丹麥女孩》,認為電影的主題就是描述他如何跨越重重挑戰,成為心目中真實的自己。這也是我當初看預告片的想法,但我在看電影的時候,反而一直注意女主角,Einar Wegener 的妻子 Gerda Wegener 是如何調適自己,面對這一切。看到最後,我甚至認為她才足以勝任片名。如果 Lili 是勇於追尋自己的丹麥女孩,那 Gerda 則是包容他人、堅強的丹麥女孩,兩人的共通之處在於對自由、藝術和愛的堅持與犧牲,個性與性別認同的組合則賦予《丹麥女孩》複雜意涵;片中不少發展在愛與意志的濾鏡下顯得模糊、圓融,值得推敲。
 
片中男主角一再受到醫生、好友與旁人質疑,這樣的情況,其實到今天都還看得到,不過 Lili 和 Gerda 從未放棄突破傳統和肉體的枷鎖,在足以影響一生的四五個時刻裡,她們始終選擇往正確的方向走。電影將那樣的正確性處理得滿好,配上 Alexandre Desplat 的作品,值得一想再想。